內蒙古這片天賜之地,分為東西兩部,東玩呼倫貝爾、西玩呼和浩特。提起內蒙古很多人腦海里排名靠前閃現的便是草原,似乎閉上眼睛就能看到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麗景致。不同于南方秀氣的山水,草原的風景就連落日都有著一種雄渾的美感,攝人心魄,讓人流連忘返。也正是因此,近年來內蒙古成為許多人選擇旅游度假景點之一,同時也吸引了眾多的國外游客。呼和浩特旅行社歡迎您來領略草原風光,我們將為您提供優質的服務!
位于內蒙古西部地區并且是內蒙古首府城市的呼和浩特,必定是一大旅游中心地。呼和浩特在西部地區占據了主要的中心位置。以呼和浩特為中心來看,東有輝騰錫勒草原、西有希拉穆仁草原、東北有錫林郭勒草原、西南有鄂爾多斯草原,來到內蒙古去草原玩是必不可少的。
以呼和浩特為中心向四周擴散,追溯歷史呼和浩特在清朝以及民國時期名為綏遠縣,這是一個集多民族共同融合的一片圣地,呼和浩特分別分為四個區,新城區、賽罕區、玉泉區和回民區。在清朝年間,清代皇帝的避暑勝地不僅僅是承德,另一個避暑勝地即是內蒙古。蒙族、藏族和滿族的宗教信仰大體是藏傳佛教,蒙古族的宗教則是藏傳佛教當中的黃教。從而在呼和浩特就擁有了大召寺這一偉大的藏傳佛教勝地,大召寺其中“召”為藏語寺廟之意。漢名原為“弘慈寺”,后改為“無量寺”。因為寺內供奉一座銀佛,又稱“銀佛寺”。大召寺是呼和浩特最早建成的黃教寺院,也是蒙古地區僅晚于美岱召的蒙古人皈依黃教初期所建的大型寺院之一,在蒙古地區有大范圍的影響。是由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領阿拉坦汗于明萬歷七年(公元1579年)主持創建的。公元1580年建成,是呼和浩特最早興建的喇嘛教寺院,也是蒙古少有的不設活佛的寺廟。因康熙皇帝曾在此住過幾日,為了表示對皇帝的尊敬,僧侶們取消了活佛的轉世規定。大召不僅是一處佛教圣地,而且還是一處聞名中外的旅游勝地。輝煌的召廟建筑、珍貴的文物和藝術品,以及神秘的恰木舞蹈和佛教音樂,構成了大召獨特的“召廟文化”。
草原:拿好行李,坐上車我們開往草原尋找神奇的蒙古族生活以及文化。坐在車中漸漸駛離城市的喧囂,走在一條單向的公路四周都是那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仿佛是走進了原始社會一般,看不到一個建筑物,慢慢的我們來到了草原上的蒙古族部落,就在還沒有到達部落的時候,就已經看到有一群馬隊在前方等待著你的汽車,對你奉上蒙古族的禮節--馬隊迎接,來到部落內部,就在你下車之際我們美麗的蒙古族姑娘便開始高歌,奉上我們蒙古族好客的下馬酒,為遠方的朋友獻上哈達。下車之后你可以看到我們廣闊的草原上有著那星星點點的蒙古包,蒙古民族的起源就是在這廣闊的大草原上慢慢生長的。
夜晚將至,蒙古民族的熱情才剛剛開始,蒙古族人民會在部落中央籠起一個火堆,太陽下山讓我們開始感受蒙古族的篝火晚會,在篝火晚會中暢飲蒙古民族的好客酒,與蒙古族人們共舞,盡情的享受草原上的快樂吧。